Friday, April 18, 2008

伯拉最後的救贖

读了郑丁贤先生的大作,深有同感,特摘録下来。

鄭丁賢‧伯拉最後的救贖
2008-04-16 19:21

巫統內部兩個陣營,已經進入對決的階段。

一方施壓要阿都拉儘下台,另一方則極力抵抗,試圖延續伯拉的政治生命。
每一天,都有黨內人物,直接或間接表達立場,以及施展動作;實力此消彼長,哪一方逐漸佔了上風,大家心裡有數。

連巫統控制的兩大報業集團,馬來西亞前鋒報和新海峽時報(包括每日新聞),也是壁壘分明,各持立場。

馬來西亞前鋒報向來是巫統保守激進派系所控制。大選之後,開始出現許多批評阿都拉的內容,近日以來,更是熱衷於“權力轉移計劃”。

而馬來文每日新聞和英文新海峽時報,是阿都拉派系主導。它低調處理不利國陣和阿都拉的新聞,更鮮有批判的內容;對於“權力轉移計劃”只給予輕描淡寫的報導。
然而,星期三的新海峽時報和每日新聞,都在封面版刊登了內容相同的社論,立場一致,只有行文用字的不同,顯然是經過特別的處理。

社論的重點,是把責任和過失分散,指出黨內其他領導人也應當對選舉結果負責,包括舉劍者,發表極端言論者,以及下令拆除興都廟、送公務員掃帚者。

社論指出,黨內領袖應該負起集體責任,而不是在此刻,把責任都推給阿都拉。

兩篇社論,代表阿都拉陣營對黨內壓力的一次反擊戰,清算大選失利的責任;與此同時,卻也公開了巫統黨內已經深化和擴大的矛盾。

反伯拉和倒伯拉的浪潮,已經使伯拉日益孤立;不管他三番兩次承認過失,承擔責任,都無法讓他度過險境。

伯拉的挑戰,不是來自人民;人民已經在3月8日,通過選票作出裁決。

伯拉的眼前壓力,甚至不是來自安華,或是人民聯盟。安華和民盟的力量有所局限,管5個州,以及讓支持度夠保溫,是它們優先的議程。

伯拉迫在眉睫的威脅,其實是來自巫統內部。

過去的宿敵,如馬哈迪和東姑拉沙里,發動最猛烈的攻擊;以往在權力下低頭的黨閥,如今浮出台面,與他為敵;連以往的同志親信,也開始選邊靠站,大唱反調。

落到今日的局面,借用他自己的答案,就是沒有履行4年前對人民的承諾。

無論如何,如今不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了。

到這個地步,伯拉應該義無反顧,不再受黨閥的牽絆,拋開利益糾纏;下定決心,做他4年前承諾要做,但卻沒有真正去做的事。

伯拉惟一的出路,就是厲行改革,改造巫統,推動國家的進步。

擺在眼前,人民對巫統的排斥,是黨內腐敗,種族氣焰囂張。

人民對政府的不滿,是貪污橫行,官僚誤國,政策不平等,民主和人權不彰,司法如兒戲。

真正的改革,不是競選花招,不是撈取選票,而是為了人民的福利,以及國家的前途著想

伯拉可以做的,就是大力整頓,推行廉政,把該抓的領袖,都給抓起來提控;把應當成立的,如民選地方政府,IPCMC、法官遴選委員會、跨宗教理事會等,都成立起來;把該廢除的法令,如內安法令、出版印刷法令、大專法令等,都廢除掉。


最終,把巫統改造成為非種族化、開明、廉潔的正常政黨;把政府塑造為有能力、有績效、公平的政府;把大馬建設為有希望、有前景的國家。

時間已經不在伯拉這一邊,趁現在手上還握著權力,要做的,不要再猶疑;浪費了4年,不能再虛耗下去。

通過救贖,可以挽回名譽,奠定歷史地位,至少重建公信力,贏得人民的尊敬。不定,柳暗花明,在人民擁護下,還可以找到政治的第二春。

No comments: